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见认识误区,一次全解析!
2020/11/21 11:45:04 广东省中医院 1577 次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会导致残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除了会影响关节,还会影响关节外的组织和器官(比如类风湿结节、血管炎、肺间质病变、心包炎、胸膜炎等)。本病好发于40~60岁的女性。据统计,在我国有超过500万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对疾病不太了解,在寻求治疗的道路上常常走了很多弯路,甚至陷入治疗的误区。
当前我们仍然能看到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没有早期规范治疗,导致关节变形,功能丧失,实在令人惋惜。今天借此平台,罗列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疾病认识的误区,希望能帮到大家。
误区1:过度关注类风湿因子(RF)数值
认为类风湿因子(RF)阳性就等于得了类风湿关节炎,RF正常就可以排除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后看疗效如何也是死死盯住RF是否下降。这不仅仅是患者朋友,很多非风湿专业的医生也常有这种错误的认识。
其实,RF并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抗体。RF升高不一定就是类风湿关节炎,比如说其他疾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会升高,甚至一些正常人也可能升高。此外RF正常也不能排除类风湿关节炎,我们也经常遇到RF正常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称之为血清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后对于疗效的判断,我们更多的是通过红细胞沉降率(血沉)、C-反应蛋白数值的变化以及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等症状的缓解程度而综合评估。
误区2:过度追求所谓的“根治”
病急乱投医,到处寻求根治的“名医、秘方”。类风湿关节炎目前还无法完全治愈,跟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属于慢性病,需要长期在风湿免疫专科随访治疗。千万别相信任何能治愈的神医神药民间偏方,以免引起一系列不可逆转的不良后果。相信一句劝“只有不会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医生才敢自称能治愈,或者就是江湖骗子才敢说能根治”。
误区3:过度强调副作用,拒绝药物治疗
任何事物都带有两面性,有治疗作用就会有副作用。只有不治病的药物(比如各类广告宣传的保健品,严格意义上也不能称为药物)才会宣称没有任何副作用。其实任何一个正规的药物在用于患者体内之前,都需要经过多道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只有那些有治疗效果且毒副作用相对小的药物才能通过国家审批。因此,如果能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并定期的随访监测,对身体危害的发生率是比较低的,大可不必过分地担心。但疾病本身不治疗的话对身体的危害基本是百分之百的。因此,万万不可因噎废食,因害怕副作用,拒绝使用药物,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误区4:过度追求所谓名医名院专家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不是一次两次看最顶级的专家、用最贵的药物,就可以获得一劳永逸的治疗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是风湿免疫科的常见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在风湿免疫科规范复诊治疗,要根据疾病缓解的情况适时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建议选择一位你信的过的当地正规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规范随诊治疗,不要随意更换医生,加强医患互动,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误区5:类风湿无药可治,只有止痛药
类风湿关节炎不是无药可治,随着风湿免疫学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年各类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我们有信心提出了“达标治疗”的理念。只要在正规医院风湿免疫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密切随访,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缓解,跟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享受生活的快乐。
类风湿关节炎不是老年人的专利,所有年龄段包括儿童且不论男女都可能得。只是40~60岁的女性相对更常见些。在临床上我们也有见过小朋友得类风湿关节炎的。
误区7:类风湿关节炎是因为洗冷水或是居住的地方比较潮湿引起的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为主,多种因素参与的风湿病,包括内分泌异常、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某些特殊病毒的感染等等。长期居住潮湿阴冷的环境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的几率确实会更高些,但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高危因素,不是主要的原因。
误区8:西药副作用大,中药没副作用
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江湖游医就是利用患者这种心理,以所谓祖传秘方、偏方来迷惑患者,上当者甚多,结果是花了冤枉钱,还耽误了疾病的治疗。其实不论中药还是西药,是药物肯定都存在副作用,但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并严密监测,一般是相对安全的。
误区9:自己根据疼痛情况随意减药停药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会致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们治疗的目标是疾病的完全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以减少关节的破坏导致残疾发生,减少关节外器官的破坏(比如肺部、血管及眼部等等)。缓解疼痛只是我们治疗的初级目标,不疼痛了不代表疾病控制了。如果疾病活动度还是比较高的话,有可能会继续破坏关节,短期出现关节变形残疾。因此,万万不可自己根据疼痛情况随意减停药。
误区10:激素不能吃,会上瘾,副作用大
这里提到的“激素”准确而言是指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等。激素是很好的药物,但是把双刃剑,如何正确规范地使用是关键。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小剂量短疗程地使用激素,但不是单用激素,一定要联合上治本的药物(比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喹或各类生物制剂、小分子制剂等),此外,专科医生在使用激素时会加用预防激素副作用的药物(如钙片、护胃药)等。激素起效快,能在治本药物起效之前帮助患者减轻炎症带来的关节肿胀、疼痛症状。因此患者不必“谈激素色变”,应当交由风湿免疫专科医生评估决定取舍,并随访根据症状改善情况、炎症指标情况去及时调整药物。
误区11:身边“谁用某药物效果不错”,直接照着她的药物名称购买自行服用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的个体差异很大,我们提倡“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张三的方案不一定对李四有效。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疾病活动度、是否有预后不良因素、既往用药情况、自身的身体情况、是否有合并症及患者的经济状况等去综合考虑,并同患者及其家属一起沟通交流最终选择一种最适合该患者的治疗方案,这样才会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万万不可生搬硬套!以免造成不良严重后果。
误区12:类风湿关节炎是免疫力差引起的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并非免疫力下降,而是身体自身免疫稳态被打破,免疫细胞不能正确识别“自己人”,而将自身组织当做“外来者”去攻击,故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单纯增强免疫力并不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而应纠正免疫紊乱的状态。
误区13:类风湿是“不死的癌症”,会瘫痪
不必过分担心。的确,对于部分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或未坚持正规治疗的患者,有可能会发生关节畸形、功能丧失。但如果能够在发病最初的1~2年内,在风湿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地随诊治疗,关节变形大部分可以避免。是否走到残疾的那一步,除跟疾病本身轻重有关外,是否坚持接受规范的专科治疗也非常重要。
误区14:我得的是风湿病还是类风湿?
这是最为常见的认识误区,包括很多非风湿病专科的医生也存在这种错误认识。风湿病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了数百种不同的疾病,包括了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皮肌炎、痛风等。风湿病有相当一部分跟免疫相关,因此很多医院风湿科又叫风湿免疫科。类风湿关节炎只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风湿病。在大街小巷的电线杆上、天桥上派发的宣传单上、地方电视台播放的小广告上,是不是都这么宣传的“主治风湿、类风湿”?不要再去信了,连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都分不清楚,你还指望他(她)能给你治疗啥。
误区15:给我开最好最贵最没副作用的药
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便宜的也不一定效果不好,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背景用药——甲氨蝶呤(没有特殊禁忌情况,一旦诊断明确基本都用的),它很便宜,一周只要几块钱,对很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就是很好的选择,而且相对也安全。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我们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等综合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另外,只要是药物有治疗作用肯定有副作用,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两面性的。提醒一下,告诉你“某某药物治疗效果很好,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你可以直接拉黑他(她)了,这人要么是骗子,要么是无知(他自己可能也是被骗的受害者)。
误区16:我的类风湿可通过手术治愈吗?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将疾病控制,以达到临床完全缓解或低疾病活动状态,不让我们的关节变形残废。如果没有得到早期规范治疗,导致关节重度残废影响关节功能了,可以考虑手术的方式恢复部分的关节功能,但绝对不是可通过手术让你的类风湿关节炎得到治愈的。
误区17:平时可以做理疗吗?熟人推荐了一款治疗仪器,据说能把血里的类风湿因子清除掉,从而治愈类风湿,真的吗?
类风湿关节炎目前国内外还无法做到完全治愈,但如果早期能在风湿专科规范随诊治疗,大部分有比较好的预后。目前药物主要有各类传统抗风湿病药物及各类的生物制剂、小分子制剂,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治疗将疾病完全缓解或低疾病活动状态,以减少关节变形残废。适当做些理疗不反对,但这不是治疗的根本。另外,“所谓的治疗仪器将血里的类风湿因子清除掉,从而治愈类风湿关节炎”,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这里提到的仪器可能是免疫吸附。免疫吸附可以将类风湿因子吸除,短期可能会对类风湿关节炎有些帮助,但也无法做到真正治愈。
误区18:类风湿关节炎是不是会遗传?我家人都没有,我怎么得了?
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我们在日常诊疗中也确实碰到一些病例,比如家族多位成员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的情况。但也只能说家族成员有类风湿关节炎的,其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发病的概率会比没有家族史的更高些,并不是说母亲或父亲有类风湿关节炎,其子女就一定也会得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介导的,多因素参与,遗传基因也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误区19:误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是细菌性炎症,要使用“消炎”治疗
炎症和感染傻傻分不清,经常在门诊遇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朋友说“主任,给我挂点青霉素,给我开点头孢就好了”,让人哭笑不得。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不是感染性疾病,青霉素和头孢是抗感染药物,对类风湿关节炎是没有作用的。要相信接受了十多年医学教育和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风湿免疫专科医生的话。
误区20:误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就只是一种关节炎,只会引起关节痛而已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不仅仅是一种关节炎,引起疼痛、关节变形残废,还有可能会影响到肺部、眼部及血管,而导致失明及其它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可出现全身如乏力、疲劳、低热等不典型症状,局部出现关节晨僵、皮肤发热、麻木等情况。
误区21:症状控制后就应停药?
类风湿关节炎目前无法根治,是一种慢性病,需要定期在专科医生处沟通随访治疗。早期在风湿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随诊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得到良好的控制,病情控制后可逐渐减量药物,少数患者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有可能慢慢全部停药;但万万不可擅自停药,这将有可能导致疾病复发或进展,引起关节变形残废,甚至影响器官功能而危及生命;患者应定期监测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判断药物的疗效及是否有副作用,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药物。
误区22:类风湿不能锻炼,需卧床休息?
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需注意休息,过了急性期,建议坚持适当的锻炼,通过功能锻炼,避免出现关节僵直、肌肉挛缩,促进血液循环并改善关节的功能。
误区23:嫌麻烦,一个治疗方案一吃到底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需要根据疾病活动的变化情况、治疗效果及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等,及时调整药物的治疗方案,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临床经常遇到这类患者朋友:“医生,我都在吃你的药,但我的关节一直没有变好;医生,我一直都在吃某某名医开的药,怎么关节还是变形了”。了解情况后,发现这类患者确实几年来都在吃同样的几种药,但从来没有检测相关指标。这也是不对的。定期随诊复查是极为重要的,治疗如果有效果,我们可能会慢慢减少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如果效果不佳,我们需要调整药物;另外,是否有药物的副作用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